钢铁产品数字化研发与应用培训会在杭州顺利举办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促进了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推动钢铁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钢铁,推进钢铁工业的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工作,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下,由冶金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钢研数字化研发中心主办,北京钢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钢铁产品数字化研发与应用培训会”于2020年12月15-16日在杭州顺利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主任姜尚清,中国钢研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苏航等有关专家出席培训会并做专题报告。来自冶金行业、检测行业、软件信息行业以及装备制造行业的45家单位、8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李煜处长主持会议。
会上,姜尚清主任做了题为《钢铁行业数字化应用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钢铁行业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情况,指出数字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在从生产过程发展到服务过程,从企业自身发展到产业上下游用户。报告还介绍了目前中钢协正在组织行业专家开展的钢铁行业“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研究工作。
苏航主任做了题为《材料数字化研发与应用——目标与途径》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化研发可以将传统研发行为映射到材料计算、工艺模拟、服役仿真、高通量实验、数据库及大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未来的产品研发将从传统的“文献+试错”改变为“原理+数据”的研发新模式,实现从研仿到原创的突破,这对整个装备制造业摆脱“卡脖子”困境、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材料数据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支撑性资源,材料产品的交付将包括实体材料及其数据包两种并行形式,最终将实现材料与装备的全产业链、全生命期数字孪生。
此次培训从钢铁行业数字化发展角度出发,探讨材料数据库、质量分级、材料模拟计算等方面在钢铁行业上的应用,围绕该主题,共设置了8个专题讲座,邀请了9位授课专家,以专题讲座与上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中国钢研侯雅青博士及安世亚太王伟达高工在做了《钢铁材料相图计算》、《钢铁工业中的有限元》等专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实操培训。除专题讲座外,会上还发布了《钢铁产品质量分级白皮书(2020)》。该白皮书包括了全球46条主要中厚板产线的产品质量能力分级排名数据,以及全球前50家钢铁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排名数据。
本次培训会为企业、学员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作为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后该培训班将紧跟材料计算、工业仿真、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充培训知识体系,扩大培训范围,旨在有效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助力钢铁冶金企业向着智能制造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为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和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钢铁科技发展
电话:010-65131260 | 010-65263673
邮箱:gxjbj@126.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院1号楼二层